红星照耀中国 - 内外碰撞
本次阅读相关书籍部分:《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章(P122~145)
今天阅读了第四章的剩余部分,可以简要概括为毛泽东在加入共产党到长征之间时期在共产党内的一些变化。
与陈独秀等人的碰撞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最核心的建立者之一,为共产党事业付出了很大很多的努力,因此在共产党内部的话语权也是很重的。
但毛泽东和陈独秀的政治意见分歧在很早就出现了。1925年,毛泽东写了一本小册子主张实行激进的土地政策和大力组织农民,但这个观点收到了陈独秀的反对,此时毛泽东与陈独秀的斗争并不大,直到1927年才到达高潮。
毛泽东认为农民在中国革命中有这很重要的地位,应该尽早将农民运动组织起来,把农民武装起来。陈独秀不这么认为(或许是因为陈独秀更在意走苏联当时的路子,并没有分析中国的特点吧,但书中说他是小资产阶级右倾机会主义政策)。后来,因为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协议取消,陈独秀也就垮台了。
军事力量的组织
毛泽东组织了“秋收起义”,吸收新战士,组织了工农军队的第一批部队;同时贺龙、叶挺率领的第二十军与朱德合作,领导了南昌起义,组织起了红军前身。
政策制度的制定
由于部队是由工农组成的,且受过多次挫折和奉行“游击主义”,部队里的动摇分子很多,党内还有许多激进的盲动主义者,因此确立政策很重要。
1927年11月,第一个苏维埃随着民族的政策和温柔的纲领成立了。1928年,在原有三条基本纪律下,红军又新增了八项纪律。
共产党于红军都在成长,渐渐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Chen's Blo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