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 - 遗尘,悲惨结局
本次阅读相关书籍部分:《杜甫传》第十一、十二、十三章(P141~180)
今天阅读完了《杜甫传》整本书,以下简述最后几章的大致内容和对杜甫整体的概括。
杜甫的一生,充满了悲剧和苦难。安史之乱后,他经历了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目睹了国家的分崩离析和百姓的流离失所。即使在成都草堂短暂的宁静生活中,他也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严武的赏识让他有机会进入幕府,却也让他见识了官场的复杂与无奈。严武一死,杜甫在成都便没了依靠,只得离开草堂,另寻他地。
夔州时期,杜甫的生活相对安定,但他依然用诗歌记录着百姓的苦难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离开夔州后,他再次踏上漂泊之路,疾病缠身,贫困交加,最终客死异乡。
杜甫的悲剧是封建社会正直知识分子的必然悲剧,他空有报国热情却无力回天,只能用诗歌记录下时代的苦难和人民的呼声。他的诗歌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苦难和真实反而铸就了他诗歌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了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
流亡的遗尘,何处才是你的家?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Chen's Blo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