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阅读相关书籍部分:《杜甫传》第三、四章(Page 18~38)

巡旅

杜甫青年时期有两次长期的漫游,在这期间,他的视野开始由自我、放荡广阔、远大转变。

735年,杜甫在洛阳进行进士科举考试,当时他刚刚从第一次漫游回来。很遗憾,没考中。但杜甫并不在意,随即开启了他的第二次漫游,且非常放荡、清狂。
杜甫后来这样形容这次漫游: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

虽然如此,但在这次漫游中他逐渐显露出了广大的萌芽,他在二十八九岁写下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从这里开始,就已经有了后来视野广大真实、为国为民的影子。

李白

杜甫在他三十三岁时遇到了四十四岁的李白,他与李白一见如故,收到了许多影响,比如游侠求仙的豪放气。杜甫与李白相处期间曾也看见了游侠,寻求了仙道。

然而后来看来李白与杜甫的性格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李白豪放随性、海阔天空,而杜甫是一往情深、常羁旧事的:他们分别后,李白又有了很多新识,诗中不再出现杜甫,杜甫却一直有思念李白的诗句。这也许就是他们最大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