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阅读相关书籍部分:《故事新编》


今天阅读了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就读完整体的感受而言,这里面的几篇都读的有点晕——都是基于神话故事或历史来进行改编再创作(二创),所以总是读着读着就找不着调了。就内容而言,细看还是能看出很多讽刺意味的,这次的笔记就以几个较为明显的讽刺来说吧。

  1. 《补天》中的讽刺
    • 对墨守陈规与反对白话文者的讽刺:故事中,一个用晦涩文言文向女娲诉苦的人,因其语言太过难懂,导致女娲和普通人都听不明白,结果不仅诉求没达成,还惹得女娲生气。这明显讽刺了当时那些坚持使用难懂文言文、反对白话文的人。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若无法让人理解,就失去了其意义。
    • 对身份名头的讽刺:故事里自称“女娲嫡系”的人们打着“女娲氏之肠”的旗帜,却连自己身处何地都不清楚,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半座神山上。这揭示了盲目崇拜权威和迷信身份的荒谬。
  2. 《奔月》中的讽刺
    • 对个人野心和自以为是的批判:逢蒙想要杀后羿,认为自己足够聪明,然而他并不清楚后羿的真正实力。这一情节讽刺了那些自以为可以轻松超越他人的人。
    • 对现实的反映:后羿虽然曾是英雄,但也不得不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嫦娥则因不满日常生活而选择偷吃仙丹飞升。这暗示了现实中的人们在面对生活压力和不满时的无奈与选择。
  3. 《理水》中的讽刺与批判
    • 对学者研究和考察的讽刺:故事中,学者们争论大禹是否真实存在,甚至借此赚钱,这明显讽刺了现实中学术研究的空谈与形式化。
    • 对遗传论的批判:人们认为大禹会像他父亲一样无法治水,但大禹最终治好了水。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批判了以“遗传”来论定一个人能力的荒谬。禹也对舜说了:“做皇帝要小心,安静。对天有良心,天才会仍旧给你好处。”这句话也可以解读为舜对天没有良心,即禹要要这帝位。
  4. 《采薇》中对“以暴易暴”的讽刺:两人反对“以暴易暴”的行为,拒绝食用周粟,选择在首阳山采薇为食。然而,故事中的一位婢女一句话就揭穿了他们的理想主义——“他们吃的薇,不也是我们圣上的?”这反映出理想主义者的无奈和自相矛盾。
  5. 《非攻》中对墨子主张的讽刺
    • 对义的无奈:墨子以义说服了公输班,但最终君王并不真正讲义,义仅仅是统治的工具。鲁迅通过此篇揭示了墨子主张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无奈。
  6. 《起死》中对庄子思想的批判
    • 对庄子齐物论的质疑:庄子与汉子的对话显得格格不入,庄子试图阐述的思想在现实中似乎毫无用处。这反映了鲁迅对老庄思想的复杂感受和批判。

在这些故事里,鲁迅不仅展现了他对传统神话和历史故事的独特理解和新颖想象,还深刻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每一篇故事都蕴含着鲁迅的创作观和对现实的洞察。